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备的思维品质,因此必须注重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可以说,创造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有生命力、最有带动力的一种思维。孩子是否富于创造性思维,是决定其将来是否有大的创举与成就的关键。所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创造性思维并非神秘莫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点燃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1.激发孩子的深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爱好和深厚的兴趣,是引发创造性思维并与感情和意志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理状态可以是孩子在某种现象偶然触发之下不自觉地形成的;也可能是在确定的目标的推动之下,自觉地逐步培养起来的。
兴趣是创造的先导。许多科学家的科技发明的生动事例,无不对孩子起着激励作用。只有培养孩子追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才能点燃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使之久燃不息。
2.培养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永无止境的强烈好奇心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贵品质。平时就应引导孩子,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一些能解决的问题要尽快找出突破口。科学劳动的重要特点,在于探索性和创造性,单纯接受现成的结论和别人的观点,是不能有所创新的。经常激发孩子的强烈好奇心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能使孩子不断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引导孩子善于变通
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将已有的知识结构加以调整,重新排列组合,也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知识链中抽取一环镶嵌到另一组知识链中,可以寻找出新的联系。
我国学者许立言、张福奎根据青少年特点,提炼出的“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联一联”、“代一代”等十二种聪明变通技法。在指导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和解决问题中起到了非凡的作用,可以有效开发孩子的“脑力资源”。
4.激励孩子敢于攻坚
创造型人才敢于为自己出难题,而不求权威地位和自我形象。创造性思维的“脾性”是不爱跟容易的问题打交道,而喜欢同难题交朋友。创造之路也从来不是别人铺好的平坦大道。创造需要勤奋的学习和不懈的实干,两者缺一不可。要引导孩子从小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知难而进、敢攻难题、敢破难题。磨砺孩子良好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才能使他们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可贵品质,才能使他们早日成为创造型人才。
创造性的高低是智商评估中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提高孩子智商过程中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