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华工启明星!
新闻资讯 WONDERFUL ACTIVITES
联系热线: 400-9698-133

芬兰教育专家解读芬兰教育

日期: 2019-10-11
浏览次数: 4796

2019919-927日,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与项目式学习专项研修活动。邀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Ms.Eeva-Liisa Nieminen,芬兰人工智能学院创始人Ms.Kaisu Pallakallio,芬兰人工智能学院教学总监Ms. Sirkku Tahvanainen与参会教师进行研修交流。

 

 

Ms.Eeva-Liisa NieminenMs.Kaisu Pallakallio在苏州站和深圳站分别就教师们提出的关于芬兰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让与会教师们更深入的了解芬兰教育的模式。我们挑选1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解答与公众号粉丝进行分享。希望有助于没有到现场的教师了解芬兰教育的现状。

 

 

Q:芬兰教育成功最大的关键是什么?

A

一是平等的机会。芬兰所有学校都为学生提供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教育机会。

二是教师的质量都很高,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自主权非常大,可以决定教学材料和方式以及评估方式。

三是系统性的规划,比如我们现在规划的其实就是2026年的课程。每次会由教育专家先完成草案,然后听取社会各界的公开意见和评论。

 

 

Q:听说芬兰1-9年级没有考试,学生压力很小,那怎么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A1.芬兰19年级没有国家性的统一考试,但是最后9年级时会由9年的平均成绩决定未来去向。

2.教师有自由决定教学和测验评估方式,虽然没有国家性统一考试,平时还是会有测试和评估的,由老师决定。

3.芬兰有大量不同的学校和机会提供给9年级以后毕业生,可以去职业学校,也可以去工作,我们认为这些选择都是平等的,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大学。

在其他国家也看到,尤其是像物化等学科,因为学生忙于完成知识型的测验和记忆背诵,没有时间去进行太多实验或者是实践性项目,芬兰学生就有比较多的自由可以投入时间。要让学生保持兴趣的话,应该教师要思考如何用新方式去教学生,同时也要给他们自由,尊重他们。

 

 

Q:芬兰在数学,科学等STEM学科和PISA测试中表现名列前茅的原因是什么?

A:芬兰更多教授的是态度和技能,而非知识,我们认为有了态度和学习技能自然就会能够学习知识,尤其是在这些理科上。另外我们认为人需要良好的健康,睡眠和饮食来保证大脑和学习的效率。而且我们每学期会有至少一周进行项目式学习。

因为PISA测试的不是碎片的知识,只凭零碎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法解决问题或分析问题的。另外之前国家对于物化等学科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也很有帮助,让理科老师自己也很愿意不断学习,并将所有知识教给学生。

 

 

Q:我国大部分教师都是专修一门专业,不是跨学科,但是基础教育阶段要求跨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这一点?

A:跨学科教学很有挑战性,小学老师入职后会再做跨学科教学的培训。但是我们的老师能够胜任跨学科教学主要因为:一方面,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引导和辅助,而且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通用技能,所以老师不一定需要掌握所有的学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和态度;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教师经过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教育。比如去年赫尔辛基基础教育教师项目2000名候选人,只有120人入选。所以我们的老师有足够的能力快速学习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总之,关键在于我们的老师质量非常高,能力非常强。

我们现在在推行集体教学模式。即,对于7年级以上的学生,一个班多名老师老师同时教学,互为补充,互相取长补短。调研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方式老师和学生都很喜欢。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学习效果不好的情况,因为他可能不喜欢其中一位老师,但喜欢别的老师。

 

 

Q:在芬兰,小学老师的自主性很强,那么会不会不同年级之间,或者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老师的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内容差别很大?

A:芬兰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老师在这个全国性的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的课程。当然老师也可以选择特立独行,但是大部分老师不会,芬兰的老师都比较顺从,基本都是采用全国课程安排大纲。老师拥有很大的自主性指的是:一,有很多版本的教材,老师可以选择自己课堂的教材,或者结合多本教材教学;二,老师自行安排备课即可,学校不会要求老师写教学大纲等。我一位印度尼西亚的朋友问我要芬兰教材,我发给她很多版本的教材和学习材料,但她问我有没有具体的教学安排,因为她的学校规定老师必须写详细的教学安排、课堂安排。在芬兰我们没有这个要求,我们相信老师的能力,课堂完全交给老师去安排,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三,老师只需要在上课的时间来上课即可,当然其它的时间会做有很多的教学相关的工作,但是可以在家里做,不需要每天8点准时出现在学校。当然,我们给予老师自主权的关键原因还是,老师都是经过了层层选拔,质量很高。

 

 

Q:芬兰的就业率怎么样?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怎么样?

A:芬兰的就业率不错的,大概93%。很多年轻人大学倾向于人文类专业,而不是电子、编程等就业技能性专业,他们毕业后可能不会一直在一个岗位,而是工作一段时间会换工作,再过一段时间再换工作。在芬兰,教育、商务、政治三界是紧密合作的,政府预测国家将来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紧接着教育部就会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就会加入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或能力的培养设计,这样学生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就与未来进入社会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和态度。通用技能,或者叫可转换技能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逻辑思考、推理分析、计算式思维等,态度包括敢于尝试、敢于犯错、团队合作等。因为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具体预测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但是这些技能和态度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迎接未知,在未来更好更快的适应并成功。

 

 

Q:在中国,我们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学生从小除了学校之外,参加各种补习班,从而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芬兰,学生每天的上学时间那么少,放学那么早,如何保证学习的容量和效果呢?能够描述一下芬兰小学生在学校、课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AKaisu的两个女儿一个3年级一个6年级,3年级每周只有19课时,6年级只有25课时。其他时间自由的玩玩具玩洋娃娃。我相信要从小给孩子自由。在学校也是一样,让学生自由的探索,而不是硬性灌输学科知识,让学生知道我要学什么,我在学什么。所以,我们的上学时间短,但是教育非常有成效,PISA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关于课外活动,对于12年级的学生,当地政府会安排下午放学后的活动,这样学生就不会放学直接回家无事可做。不过这些课后活动不是教育性质的,而是娱乐、锻炼性质的,一般是游戏或者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个性发展。关于学校学习,我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学习有积极性,效果也好。同时,我们会给学生留充足的休息时间,一节课上学生也可以做任务做累了就休息一下,或者换一个活动放松一下再继续做任务。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休息好了,学生才能有精神去学习。此外,我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享受学习,我们相信快乐的学习才能学习效果更好。

 

 

Q:芬兰教育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在中国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太小了,比如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够独立判断和决定,您怎么看?

A:在芬兰也有很多家长持这一观点。我们相信,虽然孩子很小,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学生有能力独立思考,并从小进行相应的训练,他们就能慢慢成长为独立思考、处理挑战的人。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布置的任务难度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难度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学前教育学生,或者学习能力速度较慢的学生,我们给予难度低一些的任务,以鼓励为主。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当然要强调一点,芬兰人较少,班级较小。中国班级人数较多,可能实行起来难度会大一些。

课程安排难度也是根据年级,逐渐增加。学前教育没有AI课程,但是也是项目式学习。项目主要为科学、自然学科,也是跨学科。学前教育没有固定的学习目标,重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围绕主题收集资料的能力。学前教育不教阅读,但很多孩子在家庭教育下还是会阅读。

 

 

Q:我不是一名科学老师或编程老师,但是很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应该怎样做呢?

A:项目式学习对所有学科都适用,不一定需要涉及编程或算法,这是一种教学方式,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前几天我们到访乐群实验小学,老师和学生们给我们展示他们利用项目式学习法做的一个学习项目,是一个生物课的鸟巢搭建项目,学生们在项目过程中自主搜索生态环境、鸟儿生活习性、鸟巢搭建的知识,动手搭建鸟巢,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项目。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不涉及任何编程或算法,但是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们自主查阅资料,学习了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学习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通过亲自搭建鸟巢,学习了鸟巢的结构和原理,了解到了搭建鸟巢所需要考虑的鸟儿生活等问题,提高了看问题的全面性,对大自然更加熟悉,同时动手能力和体能得到了锻炼。

 

 

Q:在芬兰小学没有考试,但是高中有考试,大学入学要考试。学生从小学升入高中能够适应吗?

A:芬兰小学有考试,只是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小学老师会自行给学生们进行多种形式的考试,比如口头的、书面的、任务的。考试形式一般不是发一份试卷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作为成绩,而是综合老师评估、自我评估、小组评估,给出一个4-9分区间内的成绩。自我评估的形式为,项目过程中记项目日记、项目完成后做反思总结,学到了什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提高等;小组评估形式为,同组组员评分,或者其它小组分别评分后去平均分。考试的重点不是知识点,而是多项通用技能。考试的题目是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对或错,没有标准答案。同时,考试不是一局定胜负的,而是一个学期4次考试,每次占的最终成绩一定的比重。最后的项目展示比例较大,因为是学生的学习成果的体现和总结。老师会在学期开始就和学生说明考核标准、形式以及每个部分占最终成绩的比重。学生也会参与考试标准的制定当中,比如学生认为某个项目中,友好交流和尊重队友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这方面的能力就会计入考核。


相关推荐
  • 2019 - 12 - 16
    众所周知,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S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的范围很广泛,跨学科知识的普及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供输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科学知识的涉猎自然是必要的。据调查,大部分孩子对于科学话题是很感兴趣的,举例,鸡蛋与鸡到底是先有的谁?孩子们遇到这类话题一定会有所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那么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近日我们终于有了答案。日前,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瑞典等国外同行合作,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找到了距今6.1亿年的一类化石——笼脊球,通过对这种生物形态的观察,研究者找到了原始“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如果把动物比作一只鸡,那么这类化石就相当于记录了‘蛋生鸡’的过程。”中科院古生物所副研究员殷宗军表示,该发现将为动物“祖先”如何演化提供答案,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约7亿多年的“共同祖先”——由多细胞组成,且细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祖先演化而来。不过,对于该阶段的演变规律,科学界一直无解,而笼脊球化石恰记录了这一演变过程。10...
  • 2019 - 12 - 13
    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小编认为都是指向素质教育这个终极目标,只有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巨大挑战。这些政策将对于STEAM教育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以STEAM教育为代表的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入到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学中,带动校内校外相关产业的发展。 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三个重要配套文件,分别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简称《教研工作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考试命题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 其中《考试命题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在试题结构上,《考试命题意见》强调要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STEAM)命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指出,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建议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独立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实验探究,广泛利用校外资源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定期举办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以下为《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全文,请各位行业同仁学习参考!教基〔2019〕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2019 - 12 - 12
    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引领未来历时三个月,华工启明星中山校区协办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昨日圆满收官!活动举办以来,科技风暴席卷全镇16所中小学校,同学们脑洞大开,不仅提高了自身科学创新知识,还创造出不少优秀作品和小发明!快来看看吧~01活动正式启动早在9月23日,科技创新活动就正式启动。沙溪镇领导,创客团队(华工启明星中山校区),全镇各中小学老师、学生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创客讲座和创客作品现场体验。02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本次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历时三个月。活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以“创新、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举办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展示、科学幻想绘画比赛、科普宣传黑板报设计比赛、创客讲座等多项活动。▼“流动科学馆”巡展老师带领同学认真观看由科学馆举办的“流动科学馆”巡展活动。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评委们认真审阅每张科幻画,以求评出最优秀的作品参加市的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展示老师和同学们详细地向评委们展示和讲解自己的作品的特点和操作。科普宣传黑板报设计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小发明一等奖的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获奖作品。03活动胜利闭幕12月10日下午,2019年沙溪镇科技创新活动在沙溪镇中心小学礼堂圆满闭幕。活动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镇各中小学校众多师生参与,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科普艺术作品和科技创新项目,优秀项目选送参加第十七届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获得了好佳绩。科技,成就梦想!希望同学们日后更多地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科创的蓝天中展翅翱翔!
Copyright ©2005 - 2013 武汉创趣天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在线客服
服务时段 : 8:30-22:00
公司地址:中国·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留学生创业园E3186
5
  • 400-9698-133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