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共同参加一个夏令营。在夏令营中,中美双方的老师提议进行比赛。在奥数比赛中,中国学生一马当先,仅仅花了美国学生解出全部数学题一半的时间完成了奥数试卷。这给了中国学生极大地鼓舞。而在接下来的计算机比赛中,中国学生在听完比赛题目后目瞪口呆:他们中间有80%根本不知道编程要这样编写代码,其中,又有20%的人甚至是第一次听说“编程”这个名词。结果很明显,中国学生在编程上毫无应对美国学生的能力。
为了公平起见,中美双方的学生进行了第三场比赛。而这场比赛中,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决定比赛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学生在国内,被灌输的普遍是“学习高于一切,成绩才是王道”的观念,他们的动手能力十分不足。中国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团队合作,团队意识也很薄弱。而对面的美国学生则在进行短暂的磨合后迅速有序的完成了比赛。结果很明显,中国学生在三场比赛后惨败。
美国的老师介绍到,在美国,从2014年,他们的学生就开始学习编程。关于编程教育的课程从他们的幼儿园一直持续到大学。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说:“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应该会编程,因为它教会你如何思考。”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美国人早早就意识到了作为时代接班人的孩子学会并且懂得编程的重要性。
美国学生在学习编程的时候,老师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会写代码就行,更多的是注重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在编程的过程中,老师会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了和同学讨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团体协作,团队共同开发新的软件和程序。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进而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马云在一次会议上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非常成功,但中国的“育”非常失败。而通过中美双方学生的比赛,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句话是一针见血的。中国学生不能在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学生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处于时代发展的中心。可以说,中国学生学习编程,是时代必然的要求。
华工启明星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科创教育的机构,这里有最科学系统的编程教育。做时代的弄潮儿,华工启明星为你扬帆。